English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会议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深中通道首节沉管顺利横移至深坞区 200台智能车共同转运
2020-04-13 15:50:48 阅读:86次 发布者:admin

200台智能车发力挪动6万吨“巨无霸”,深中通道首节沉管顺利横移至深坞区

4月12日,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在缆绳的牵引下,深中通道首节沉管顺利从浅坞区横移至深坞区,为沉管隧道安装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标志着深中通道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

为顺利完成沉管横移,深中通道建设者提前对深浅坞进行一次灌水,共使用8台大功率水泵,连续施工70余个小时,蓄水150万方。万事俱备,浇筑混凝土后重达6万吨的E1管节继完成一次舾装、GINA止水带安装后,随着关闭浅坞区钢闸门后水位逐渐漫过沉管,在钢缆绳的牵引下,缓缓进入深坞区,全程历时约50分钟,从陆上到水上、浅坞到深坞共移动约百米。按照建设计划,下一步即将开展E1管节的二次舾装工作,预计6月底前开始首节沉管安装作业。

联合攻关破解难题,首个管节智能浇筑2万方混凝土

2019年6月26日,首个管节钢壳顺利抵达位于珠海牛头岛上的深中通道沉管智慧工厂,开启了它横移至深坞区前的“加工之旅”。钢壳浇筑是第一道工序。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采用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形式,该结构为国内首次应用,国际上首次大规模使用,这种结构形式具有承载能力大、防水性能好等优点。E1管节由多个密闭仓格组成,需要浇筑2万多方自密实混凝土。在封闭隔仓里实现混凝土填充密实性是世界性难题。”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表示。

早在2015年,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组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联合四航局研发中心等单位,历时三年多,进行了上百次隔仓模型浇筑试验,突破了封闭式隔仓混凝土填充密实度等“卡脖子”难题。

据宋神友介绍,为了保证浇筑质量,项目研发了新材料,研制出了高稳健、自流平、自密实混凝土;基于自流平混凝土流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合理的工艺孔构造设计,保障浇筑时排气的通畅性;形成了项目专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指南,明确了浇筑速度等工艺指标;在世界上首次研制了钢壳混凝土智能浇筑装备和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动控制浇筑速度、自动感应液面上升速度、自动提升导管等功能,有效保障了钢壳混凝土浇筑质量。

据悉,相关成果将填补行业空白,形成相应的行业标准及核心关键技术,引领交通基础设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打造建设交通强国的标杆工程。

200台智能车共同转运,“巨无霸”平稳移出浅坞区

要将重达6万吨的“巨无霸”,从生产线纵移到浅坞区,是建设者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据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S09标项目部总工程师黄文慧介绍,在港珠澳大桥期间,单节沉管预制需要72天时间,1节沉管每天顶推约30米,完成单节转运需要7天。为满足工期要求,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深中通道全部沉管预制工作计划于2022年底完成,因此要保证每月生产1节沉管,就必须在1天之内完成钢壳沉管在预制厂内的纵向移动。

为此,深中通道建设者们将目光聚焦在了一种叫台车的装备上,行业内台车最大载重只有200吨,预制完成的标准管节有8万吨,该如何实现同步转运呢?经长时间的考察、调研、学习后,技术骨干根据力学的分散性原理,产生了用200台台车共同转运一节沉管的想法。历时一年半,建设者们终于攻克难关,研发出了单台承载力达到800吨的台车和智能移动系统,采用“多点支撑、三点平衡、同步行走”原理实现平稳移动。

2019年12月6日,深中通道首个浇筑完成的6万吨沉管顺利纵移至浅坞区。智能装备及调度系统在深中通道项目的使用,极大提高了项目的工效,为深中通道2024年建成通车提供了强大支撑。

见缝插针抢抓工期,96天完成二次舾装区改造

据介绍,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由32个管节加一个最终接头组成,其中22个沉管管节首先在广州南沙龙穴岛船厂完成钢壳的制造,后运抵珠海牛头岛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浅坞区、深坞区完成一次舾装和二次舾装作业后,再由自主研发专用装备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运至隧址区进行沉放。

由于深中通道项目钢壳沉管属国内首次采用双向八车道,断面长度达46米,原用于存放港珠澳大桥(沉管宽38米)建设时期预制完成沉管的深坞,坞门宽度不能满足目前使用要求。因此,在沉管进行浇筑作业的同时,二次舾装区的改造工作也提上了日程。

临时围堰、深坞排水、坞内拓宽、新建舾装平台、新建水泵房、坞门、坞墩等是二次舾装改造的重点工作。其中,新建坞门是一道大坎。它采用传统钢筋混凝土的模式,一层一层建造起来,共有八层。前期的吊装作业涉及高空作业,风力过大就不能继续,预制时正值冬季,给新建坞门增加了不少困难。在深中通道建设期党委的领导下,党支部成立了两支“党员先锋队”,由21名攻坚党员冲锋,科学部署施工计划,紧盯天气情况,灵活调整轮流作业,带领230名建设者扎根一线,其中有144名建设者春节留守建设,见缝插针抢抓工期。

“红色力量”激发强大合力,历时96天,坞门预制顺利完成。随着坞门被钢缆绳慢慢迁移到坞墩,灌水坐底,标志着整个二次舾装的改造作业正式结束,顺利为E1管节横移下水提供封闭环境。

“2020年是深中通道‘桥、岛、隧、水下互通’全面建设的关键之年,首节沉管顺利浮运沉放是今年的重中之重。接下来,项目会继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在确保抓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智能建造优势,提高产业效能,紧盯质量和安全两个关键,确保项目建设高效优质推进,将深中通道建设成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王啟铜表示。 

目前,深中通道建设进展顺利,各构造物有序推进。西人工岛正开展岛内暗埋段、敞开段隧道等施工;东人工岛正在开展岛壁抛石、岛体填筑等施工;沉管隧道已完成E1-E3管节钢壳制作,预制工作有序推进;伶仃洋大桥正在开展东西索塔、西塔承台、西锚碇地连墙及东锚碇基坑开挖施工,中山大桥正在进行主桥塔柱及引桥下部结构施工。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工业四路西侧 电话:020-32268653 传真:020-32268651
E-mail: tuwbcces@21cn.com  邮编:511458
版权所有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 豫ICP备06004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