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会议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国内活动 > 正文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隧道科技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
2018-09-18 16:25:27 阅读:82次 发布者:admin


9月14日至15日,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隧道科技高峰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16名中外院士、上百位专家学者围绕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新理论、新技术进行了探讨,对21世纪我国地下空间开发进行了展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何华武,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郭允冲,中国中铁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长进,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分别致辞。中铁隧道局总经理唐忠致欢迎词。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何华武致辞

何华武代表中国工程院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他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快速发展的四十年。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从矿山法发展到新奥法到盾构法,从深埋到浅埋,从山岭到城市,从陆上到水下,从过江河到穿江越洋,以中铁隧道局为代表的施工企业掌握了复杂地质、气候条件下隧道及地下工程成套建造技术与经验,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时,他提醒还要清醒认识到来自国内更加艰巨的重大工程技术挑战和来自国外发达国家的激烈竞争压力,呼吁加快低真空管(隧)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抢占国际技术制高点。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郭允冲致辞

郭允冲代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对中国隧道科技高峰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肯定了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我国现在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性隧道大国,隧道技术体系已基本形成,长大隧道建造技术不断进步,大断面软岩隧道建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大跨浅埋隧道、跨江越河水下隧道的建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同时指出在隧道建设理论和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勉励专家学者认真总结,加强交流,积极创新。

中国中铁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长进致辞

李长进对中国隧道科技高峰论坛成功举行表示祝贺。他说,中国中铁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主力军,新中国成立以来,参与建设的铁路占中国铁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建成电气化铁路占中国电气化铁路的90%,建设了中国五分之三的城市轨道工程。作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中国中铁形成了独特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尤其是在隧道和地下工程建设、桥梁修建以及铁路电气化技术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隧道局总部迁往广州南沙,是中国中铁深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的重要布局,希望隧道局抓住难得机遇,在广东省、广州市和南沙区的关心支持下,为大湾区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致辞

蔡朝林代表广州市和南沙新区对高峰论坛的召开表示诚挚祝贺,对院士专家和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已正式启动,将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平台,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真诚地希望如中国中铁这样的大企业、好企业,能够把握好南沙发展的重大机遇,更加踊跃地参与到南沙开发建设中,抢占发展新高地;希望在座的各位院士、专家、学者更多地关注南沙、支持南沙,为新时期南沙开创发展新局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理事长、中铁隧道局总经理唐忠致欢迎词

论坛会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常务副部长孙永福,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何华武,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周福霖、王复明、陈湘生、邓铭江、钮新强(委托他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Samuel T. Ariaratnam,丹麦工程院院士Michael Havbro Nielsen以及中国中铁副总裁刘辉、同济大学教授黄宏伟、中铁隧道局总工程师洪开荣共计13名院士专家作了主题报告。

孙永福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常务副部长

孙永福院士作了题为《关于交通强国战略的若干思考》的专题报告,在全面分析交通强国战略背景及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基础网络、创新驱动交通发展、实现优质高效交通服务等八项交通强国战略重点任务,并从完善交通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交通管理体制和机制、构建可持续的投资融资体制及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四个方面,对交通强国战略保障体系进行了深入阐述。

何华武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

 何华武院士作了题为《低真空管(隧)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关键技术》的报告,从路网规模、运输生产、移动装备、社会贡献、成果分享五个方面对中国高铁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行了分享,并对我国低真空管(隧)道磁悬浮高铁技术研究背景与现状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我国低真空管(隧)道磁悬浮高铁技术所需研究的解决的关键问题,如真空度研究、低真空条件下隧道结构研究、低真空条件下隧道防灾救援研究等。 

谢礼立  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礼立院士作了题为《韧性城市:从结构抗震走向城市抗震》的报告,在深入对比分析韧性、韧性城市、抗震韧性系统等概念基础上,提出了韧性城市研究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包括系统建模、复杂系统间的依存度确定、不确定性的处理、创建韧性城市的评价体系、创建城市防震减灾设计理论等,最后对韧性城镇研究相关方向进行了展望。

周福霖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福霖院士作了题为《隧道抗震隔震减震新理念及发展应用》的报告,从地震对人类的严重威胁及对策、工程结构抗震隔震减震的新概念、工程结构隔震发展应用及地震考验、工程隧道隔震减震的发展应用五个方面,对地震灾害研究背景、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抗震隔震减震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王复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复明院士作了题为《坝道工程医院建设进展》的报告,主要讲授了建设工程医院的必要性、工程医院基本构架和功能定位、工程医院建设进展以及平台主要特点方面介绍坝道工程医院的意义等内容。

陈湘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湘生院士作了题为《隧道与地下工程变形控制技术与思考》的报告,对地层冻结技术和地铁隧道近接施工控制变形的精细技术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讲解,其作为地铁域土地立体空间效能最大化利用的核心工法,在解决深圳土地资源紧张和交通拥堵、缓解环境恶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邓铭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邓铭江院士作了题为《超特长隧洞风险防控与高效掘进技术保障体系》的报告,从背景与特点、风险与挑战、技术与保障及研究与实践四个方面,介绍了超特长隧洞风险防控与高效掘进技术保障体系。

张传健(受钮新强院士委托)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张传健教授级高工(受钮新强院士委托)作了题为《跨流域调水工程输水隧洞关键技术》的报告,从我国水资源现状、输水隧洞已经成为诸多调水工程的关键性控制工程、输水隧洞关键技术难题入手,对跨流域调水隧洞工程关键技术展望。


Samuel T. Ariaratnam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Samuel T. Ariaratnam院士作了题为《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大型城市基础设施问题》的报告,提出了大城市的城市化需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有必要修理我们的管道基础设施、必须采纳可持续原则、应采用微侵入式施工方法等发展理念和方法。


Michael Havbro Nielsen  丹麦工程院院士

Michael Havbro Nielsen院士作了题为《公路隧道系统韧性与风险管理》的报告,从背景、风险建模的最新进展、费马恩海峡隧道安全试验项目、正在进行的研究及结论与展望五个方面,介绍公路隧道系统韧性与风险管理。

刘辉  中国中铁副总裁

刘辉教授级高工作了题为《以高铁为骨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城市发展的作用》的报告,从高铁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中国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现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区域发展的作用、高铁对城市与城市群发展的支撑作用、高铁对国防建设的战略支持作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与展望及高铁与城市融合发展的建议等七个方面介绍。


黄宏伟  同济大学教授

黄宏伟教授作了题为《地下基础设施病害的智慧诊断》的报告,主要讲解了隧道工程病害智慧诊断必要性、隧道结构病害的检测、隧道结构病害的实时智慧监控、多元数据融合的病害诊断、基于LED的工程安全风险可视化等相关内容。


洪开荣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秘书长,中铁隧道局总工程师

洪开荣教授级高工作了题为《隧道技术发展与展望》的报告,从钻爆法、盾构/TBM法、沉管法等方面阐述了隧道建设历程与技术发展,对我国的高黎贡山隧道、苏埃通道、深中通道等在建重大工程与其技术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我国未来隧道建设的挑战与展望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跨海通道工程、超长隧道工程、特大跨洞库工程等六方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杨秀敏、王景全、杜彦良、郑健龙、谢先启,广州市南沙区区长曾进泽,中国中铁执行董事章献,董事会秘书何文,中铁隧道局党委书记、董事长于保林等出席论坛。

坝道工程医院隧道分院揭牌

 论坛期间,依托中铁隧道局建立的坝道工程医院隧道分院正式成立。坝道工程医院发起人王复明院士就医院创建的必要性以及建设进展进行了说明。 

中铁隧道局总工程师洪开荣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中国隧道科技高峰论坛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指导、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主办、中铁隧道局承办,中铁隧道局作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的挂设单位,始终致力于推动隧道及地下工程事业发展。各位院士专家分别从交通强国战略、隧道磁悬浮技术、隧道抗震、特长隧洞修建技术、隧道变形控制及灾害防治等方面,为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为深度开发地下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借鉴。 


于保林、蔡朝林与卢春房院士交谈(前排左至右)

唐忠、曾进泽与Michael Havbro Nielsen院士交流(前排左至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查看更多>>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工业四路西侧 电话:020-32268653 传真:020-32268651
E-mail: tuwbcces@21cn.com  邮编:511458
版权所有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 豫ICP备06004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