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会议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会要闻 > 正文
2008年全国隧道监控量测与反分析专题研讨会顺利闭幕
2015-11-14 09:37:26 阅读:968次 发布者:admin

               

      2008年10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在重庆联合主办的“2008年全国隧道监控量测与反分析专题研讨会”经过了1天半的交流和半天的参观。本次会议得到了中国公路学会、重庆市交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张太雄总工程师亲临会场并作重要讲话,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理事长蒋树屏、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理事长郭陕云、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公路学会、钱七虎院士、孙钧院士、郑颖人院士分别为大会发来了贺信,王建宇研究员和樱井春辅教授为大会作了特邀报告,这些都为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增色不少。
      此次大会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国家山区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路交通技术》杂志社为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所负出的辛勤劳动,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丹东前阳工程测试仪器厂、江苏海岩工程材料仪器有限公司、隧道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给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
      本次研讨会到会190余人,共收到论文81篇,经过筛选编入论文集49篇,大会特邀报告2个,交流论文15篇。这些论文和报告集中反映了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与分析、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技术及数据分析、隧道反分析数值计算及工程应用、地质超前预报等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提高我国隧道监控量测与反分析的科学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会后参观了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施工的重庆轻轨建新坡隧道、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隧道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王建宇研究员的特邀报告“隧道工程中数值方法的地位和前景”,从讨论隧道衬砌和支护设计计算中的一些问题(如坍落拱理论、“围岩-结构”模型等)出发,对正确地认识数值方法的作用和合理地运用数值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数值方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地位:数值方法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根据围岩的地质条件(岩性,岩体结构,地应力,地下水等)对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力学行为和稳定性特点以及失稳形态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对各种形式的支护结构作用进行正确的描述。数值方法的应用使得隧道设计不再简单地归结为某一指定荷载下的结构检算问题,而是将围岩和支护作为“共同体”进行计算。这就可以在隧道设计和施工中更加科学地利用地质资料。
       樱井春辅教授的特邀报告“隧道监控量测与反分析”,从隧道荷载的不确定性出发,讨论了隧道施工过程中位移变化的管理基准植,考虑围岩非均质体反分析计算的结论,提出反分析要建立在现场监控量测的基础上;计算中要考虑围岩体的非均匀性;围岩本构关系尽量简单化,这些建议对我们今后的科技进步一定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上述特邀报告有3个共同的观点:1、现场监控量测数据是反分析的基础,2、围岩本构关系要尽量简单化,3、数值计算方法实现了对支护结构作用的正确描述,并将支护与围岩形成“共同体”进行计算。
      同时,许多科技人员都作了一些有益的科学尝试:如基于现场监控量测的隧道围岩分级方法,试图寻求扩展的现场监控量测数据与围岩分级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隧道施工灾害中的应用,对施工过程中非数字化的各因素客观、准确地加以定量与评判,运用专家判断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灾害大小的评判结果;基于监控量测的隧道稳定性评价与动态施工反馈,采用了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利用三元件粘弹性模型,进行位移优化反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基于数字电台的无线遥测系统在棚洞工程监测中的运用,介绍一种基于数字电台的无线遥测系统,实现了对众多振弦式传感器的数据实时自动采集,这些科研工作必将对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本次专题研讨会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1、专题研讨会的到会人数最多,说明会议主题倍受科技人员观注,是当前的难点和热点问题,2、会议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最多,说明大家认识到行业交叉、学科交叉成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有力手段。
      本次会议一方面展示了我国隧道监控量测与反分析的大量研究成果,同时也显示了我国隧道监控量测与反分析青年研究队伍已经形成,后继有人。                              
 
 

2008.10.25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工业四路西侧 电话:020-32268653 传真:020-32268651
E-mail: tuwbcces@21cn.com  邮编:511458
版权所有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 豫ICP备06004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