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分论坛一:隧道工程中国法—隧道的新质生产力”在苏州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天佑智隧科技有限公司、隧道生命周期管理与防灾减灾科技论坛、隧道工程中国法创新联盟、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
论坛以“隧道工程中国法—隧道的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围绕隧道工程中国法的内涵、方向、路径和范式,深入挖掘和总结我国隧道工程建设重大成就背后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倡议建立隧道工程中国法创新联盟,合力推动隧道工程中国法的创立。中国工程院朱合华院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李吉勤、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易国良理事长、唐忠名誉理事长,唐春安、黄宏伟、陈建勋等长江学者/杰青、中国铁路工程集团高级专家教授级高工李建斌,前国际隧协副主席同济大学白云教授、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副理事长竺维彬、仇文革、谭忠盛、傅鹤林、秘书长李志军、常务秘书长常翔等百余位知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出席会议,现场参会人数达150余人,线上参会人数120余人。论坛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技术负责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李志军秘书长主持开幕式与上午的论坛特邀报告会,下午的特邀报告会由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仇文革教授主持。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易国良理事长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隧道技术在世界舞台已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还很薄弱,也尚未拥有属于自己的原创隧道理论和工法,我们距世界隧道引领者地位、距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他期望通过本次论坛,为隧道及地下工程行业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提升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建立隧道工程中国法创新联盟,汇聚全国优秀隧道科技工作者的智慧,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培育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创新新动能,为服务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交通强国战略共同努力,助力我国由隧道大国迈向隧道强国,也为世界隧道技术的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李吉勤秘书长在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取得了辉煌成绩,铁路、公路和水工隧道里程和数量均居世界第一。几十年来,经过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我国已成为隧道技术最完备、地质最复杂、发展最迅猛的国家,稳步由隧道大国迈向隧道强国。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向艰险山区和江河湖海挺进,极端复杂环境和高能地质问题凸显,隧道工程建设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中国隧道人继续奋发有为,发扬开天辟地的开拓精神,加强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通过持续革新乃至是颠覆性的理论和技术创新推动隧道工程中国法的淬火诞生。
论坛特邀报告分上、下午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合华作中国隧道工程的新质建造方法的主旨报告,他就盾构隧道设计分析模型、服役性能的TSI评价方法、广义Zhang-Zhu岩体三维强度理论与上海土本构模型的发展及应用、基础设施智慧服务系统(iS3)理念与安全等隧道科技的前沿内容进行了介绍,为我们呈现了隧道数字化与智慧化的广阔天地与宏伟蓝图。
大连理工大学唐春安教授、同济大学黄宏伟教授(张东明教授代)、中国中铁李建斌高级专家、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竺维彬副理事长、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天佑智隧科技有限公司仇文革教授、北京交通大学谭忠盛教授(黄明利教授代)、长安大学副校长陈建勋教授、中南大学傅鹤林教授、中铁十八局王立川首席专家、西南交通大学郑余朝教授、西华大学卢锋副教授、南京工业大学王刚博士、同济大学白云教授共十三位专家、学者分别作大会特邀报告,为业界分享了隧道领域最前沿的科技观点和发展趋势。
仇文革教授在下午论坛的总结指出,隧道工程中国法,是属于所有中国隧道人的光荣与梦想。希望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的领导下,汇聚中国隧道人的集体智慧,深入挖掘和总结我国隧道工程的重大理论与技术创新,为隧道工程中国法的创立添砖加瓦,并在国际上增强竞争力和话语权。